合肥在工业垃圾回收处理的社区参与模式上,构建了“政府引导+企业运营+社区协同+居民参与”的多方联动体系,通过智能化设备、激励机制和特色治理模式,推动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深度融合。
合肥在多个社区推广智能垃圾回收机,居民通过扫码、投递可回收物(如纸类、金属、塑料、织物)即可获得现金返现,每公斤回收价约0.6-0.8元。例如,蜀山区已在138个小区投放400余台设备,累计回收可回收物超1658吨,兑付金额超132万元,参与人数超13万。这种“有偿回收”模式不仅解决了可回收物堆放问题,还通过实时到账、数据透明等特点,提升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。
针对居民翻捡垃圾桶、环境脏乱等问题,合肥经开区意园小区创新“劝导员+困难群体帮扶”模式。社区联合物业,由垃圾分类劝导员将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收集后,直接赠予困难居民。此举既改善了环境,又帮扶了弱势群体,还增强了邻里互助氛围。
例如,昌贵网格党委实施“合伙人”计划,整合物业企业、社会组织等资源,解决停车位规划、智能快递柜增设等问题。同时,社区创新“爱心银行”积分兑换,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商品、课程等服务,带动3000余人组成68支志愿队伍,形成“组织进楼、服务进家”的治理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