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在工业垃圾回收处理方面成效显著,通过构建完善的收集转运利用处置体系,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与无害化协同发展。
在源头管控上,合肥要求产废单位落实主体责任,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,年产一般工业固废20吨及以上的单位需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注册,落实转移备案及申报登记,实现固废流向可追溯。例如,合肥的工厂会在车间设置专门收集容器,按固废种类分类收集,避免混杂影响后续处理。
转运环节,合肥通过分区建设收运中心,提高收集处置效率。各县、开发区原则上各建设1处收集转运中心,产生量少或距离较近的区可联合建设,也可依托现有中心改建提升。这些中心具备分类和二次分拣功能,能较大限度回收可资源化固废,实现“可用尽用”。
在利用处置方面,合肥强化资源利用,推动能力富余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及水泥窑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。同时,合肥积极培育再生资源产业,2024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465.8亿元。此外,合肥还成功实施全省首例危险废物“点对点”定向利用豁免管理试点,集成电路行业废硫酸“点对点”利用能力增加至4.5万吨/年,拓宽了新兴产业危险废物利用途径,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。